歌仔戲的緣由
歌仔戲來自民間,是台灣文化的結晶,也是現存劇種中唯一源起於台灣的本土戲曲。
歌仔戲的「歌仔」二字,含有山歌、小曲之意,根據文獻資料調查,歌仔戲約在百年前起源於蘭陽平原,初為歌舞小戲形式,後加入各種服裝、角色,逐漸成為大戲。是以流傳於台灣民間的歌謠小曲為基礎,吸收中國傳統戲曲的演出方式,並以台灣閩南語演出。 歌仔戲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台灣音樂劇,豐富多元,自由度高,編詞編曲活潑,有彈性的說唱編排,演出即興靈活,包容性強,故事親民有趣。近年更是吸收了舞台劇跟其他劇種的表演方式,在舞台上的呈現更加絢麗且貼近現代。
圖片來源: zh.pngtree.com
歌仔戲的演變大致分為:落地掃、野臺歌仔戲、內臺歌仔戲、廣播歌仔戲、電影歌仔戲、電視歌仔戲、劇場歌仔戲等時期。
落地掃
歌仔戲最早的表演形式
落地掃為歌仔戲最早的表演形式,近似於褒歌、車鼓小戲,無論生旦都由男性演員演出,採即席演出,也有組成陣頭形式參與廟會香陣,目前僅餘宜蘭地區尚有少數藝人。
野台歌仔戲
廟會酬神戲
歌仔戲吸收四平戲、客家採茶戲、高甲戲、亂彈戲的表演形式,模仿其身段、服裝,逐漸形成完整的表演形式,即所謂的「老歌仔」。臺灣本地廟會最初都採以官話系統北管戲演出酬神,而後歌仔戲也逐漸成為酬神表演的戲曲,廣受臺灣百姓喜愛。
酬神戲可分為扮仙戲與正戲兩部份,早期開演之時的扮仙戲仍以北管的官話語音演出,近來多直接採用臺灣閩南語演出。正戲則有日戲與夜戲,早期曾有日演北管亂彈戲,夜演歌仔戲或日演南管高甲戲,夜演歌仔戲的形式。
內臺歌仔戲
歌仔戲班進入戲院演出,觀眾買票進場
日治時期,野臺歌仔戲極受臺灣民眾歡迎,當時中國許多劇團來臺演出,歌仔戲吸收福州班的布景、連本戲形式,學習京劇的武打、身段和鑼鼓點,表演更加精采。許多戲院開始延攬歌仔戲班進入內臺演出,觀眾必須買票進場,戲院沿街廣播宣傳,藝人則乘車,搭配文武場踩街遊行。直到電視娛樂流行之後,漸趨於衰微,退出內臺。
不過如今有些歌仔戲團例如明華園、河洛、唐美雲、張秀琴、 郭春美等等,將歌仔戲精緻化,重新將之帶回內臺(舞台歌仔戲),甚至國際舞臺。
廣播歌仔戲
電台放送,音樂創作繁盛
民國40年代廣播電臺延攬歌仔戲演員,藉由廣播演出,最早由一般的內臺歌仔戲班預先錄音,再由電臺播出。後來則由廣播公司自行成立歌仔戲團,50年代達於鼎盛。廣播歌仔戲時期,由於單靠聽覺傳達,所以音樂創作更加繁多,如中廣調、豐原調等等。
電影歌仔戲
將原有舞臺劇本長篇故事濃縮、剪裁,深受觀眾歡迎。
民國44年,都馬班拍攝臺灣史上第一部歌仔戲電影「六才子西廂記」,然而票房不佳。隔年拱樂社隨之組織華興電影製片公司,拍攝「薛平貴與王寶釧」,引發電影歌仔戲風潮,各戲團相繼拍攝電影歌仔戲作品,民國54年後,電影作品止歇。
電影歌仔戲將原有舞臺劇本長篇故事濃縮、剪裁,於兩、三小時內呈現,深受觀眾歡迎。
電視歌仔戲
耳熟能詳的曲調跟造成轟動的記憶
在民國51年台視成立之後,歌仔戲進入電視螢幕,首先演出的是金鳳凰歌劇團,之後楊麗花歌仔戲造成轟動。當時電視的三臺都有歌仔戲團(楊麗花、葉青、黃香蓮)風靡一時。
此時期由象徵劇場走向寫實劇場,使傳統歌仔戲有了變化,例如騎馬不再以道具加身段演出,而是真有其馬。
在家家戶戶都有電視的時代,歌仔戲走進當時人們的生活中。
舞臺歌仔戲
精緻多變與創新,舞台上的耀眼存在
民國70年代初期,在文化單位補助下,歌仔戲開始登上國家戲劇院及其他重要劇場演出,部分劇團後場增加國樂團,及吸收現在劇場的特色;80年代前半,越來越多戲團加入行列,以推出精緻新戲為主要目標,劇本、曲調都由專人編寫,更加重視舞臺設計及演員服飾、裝扮,包括演員的演技、身段及唱腔都是一大重點。
現今,現代劇場與廟會酬神戲為劇團們主要的演出模式。